时间:2022-10-24 阅读次数:
10月7日19:30-21:00,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翻译研究论坛(TIP)第71期暨“名家论译”系列讲座第1期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信、达、雅’——严复‘《天演论》译例言’解读与评析”,主讲人为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乔云卿、冀咏怡和李玥橦。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了译例言的原文解读、译例言英译本解读、严复翻译理论的当代意义。本次讲座由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李京芳主持,50余名校内外老师同学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的第一部分由乔云卿同学主讲,她对“译例言”原文中“信、达、雅”相关的论述进行了解读。她首先由对“信、达、雅”截然相反的评论引出探索严复本意的必要性,接着她讲解了“信、达、雅”提出的背景。“信、达、雅”是作为《天演论》的“译例言”提出的,而不是作为一种翻译理论提出的。之后,她分别解析了“信、达、雅”在原文中的表述。她依次节选了“译例言”中与“信”、“达”和“雅”相关的内容,并将原文的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以便理解。在此基础上,她总结了“信、达、雅”的要旨,即“忠实于原文和读者”、“通达顺畅”和“文采雅正”。最后她提出,“信、达、雅”是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不能割裂来看。
讲解结束后,贾梦辰同学提出疑问,一般理解的“雅”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为什么通过原文解读又得到“信”是最重要的呢?乔云卿同学和荆素蓉老师共同解答了这一疑惑。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对严复本意的误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严复所说的“雅”是正统规范的语言,也就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并非“高雅、优美”的意思。因此严复才说“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将“雅”作为达到“信”的手段。
本次讲座的第二部分由冀咏怡同学主讲,主题内容为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的英译赏析。首先,她介绍了英译版的译者徐中约教授,并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文风,把握文言文语言特点。接着,冀咏怡同学分别从词法与句法的角度对译文进行赏析,比如当文言文中出现通假字、虚词或者一词多义时,该如何对其处理以达到对等效果;并列举句法翻译常用方法,如主被动语态转换、扩充与合译等。
第二部分的最后,冀咏怡同学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出发,对比了严复与其相似之处,提出“殊途同归”的观点,如严复的“不斤斤计较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文本,题曰达旨。”与奈达的“如果一切语言在形式上都是不同的(而语言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在于形式),那么,为了要保持信息的内容,自然就必须改变其语言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严复的“信达雅”思想提供新的角度。
本次讲座的第三部分由李玥橦同学主讲,主题为严复翻译理论的当代意义。首先,她带领大家回忆了中国翻译历史的六大高潮,并对“信达雅”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结论:该理论是以严复为中心,严复、吴汝纶、吕增祥等多方互动不断演进的结果,是多人智慧的结晶。接着,李玥橦同学总结了各家对“信达雅”理论的评价,大致分为肯定、大体肯定或不否定和否定这三类,并从2022年回溯,以十年为单位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名家观点分别进行介绍。最后,她总结道,针对严复“信达雅”理论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激发了无数名家译者的灵感,并且将继续指引我们对翻译理论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挖掘,而这也正是三难说的当代意义之所在。
在第三部分的讲解结束之后,李玥橦同学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参考文献,并对检索信息以及准备讲座的过程进行了介绍,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以及心得体会。
最后,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副院长荆素蓉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对三位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总结了严复翻译理论的重要地位,相信同学们的讲解以及荆老师的点拨都让参与讲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文字及图片来源:乔云卿 冀咏怡 李玥橦
校对:荆素蓉 宋昕娜